高温干旱期间蔬菜栽培管理
高温干旱期间蔬菜栽培管理
今年我市晴热天气持续时间长,7月以来最高温度基本维持在35℃以上,8月以来日最高气温普遍为37~39℃,局部超过40℃。为了有效应对高温干旱对蔬菜生产的影响,加强在田蔬菜和育苗管理,保证蔬菜生产稳步推进,现提出如下技术意见。
一、育苗管理
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可以播种的蔬菜主要有豇豆、四季豆、黄瓜、莴笋、西芹、大白菜、花椰菜等,因高温少雨,育苗难度较大,所以在育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:
一要采取一定的降温保护设施,如覆盖遮阳网或草帘,保证通风畅通,防止高温烧种烧苗。
二是改撒播育苗为营养块、营养钵、穴盘育苗,利于移栽成活。
三是可以采用漂浮育苗,保证苗期水分的充分供应。
二、大棚蔬菜管理
1、秋延后大棚蔬菜管理
我市的秋延后大棚茄果类蔬菜大多数在7月中旬播种,8月上中旬开始移栽,此时的田间生产主要在以下两点:
一是培育壮苗,前期适度降温,后期逐步增加幼苗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,加强炼苗,将苗龄控制在25天左右,提高秧苗的抗逆性。
二是大田整理,栽培大田应深沟高垄,基肥以腐熟有机肥料为主,地膜最好采用银黑双面膜,此膜能有效起到降温、防草、防蚜、保湿的作用。
三是保证移栽成活率,秋延大棚采用外覆盖或内覆盖遮阳网,移栽时间在傍晚温度或光照降低时进行;移栽后立即浇缓苗水,此时浇水浇透。
2、塑料大棚管理
一是针对大棚内有秋延蔬菜或育苗的,主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大棚降温控湿管理。如在大棚顶部覆盖遮阳网或多功能消光膜,喷洒大棚降温剂等,安装有湿帘风机的可以进行强制通风降温。
二是针对大棚闲置的,利用这个时期的高温进行闷棚消毒,将棚内残茬清洁干净后土壤深耕一遍,大水漫灌后紧闭棚门和通风口,进行高温闷棚,杀灭病虫害。
三、露地蔬菜管理
入秋期间的冬瓜、南瓜、辣椒等绝大多数露地蔬菜已进入采收期或管理末期,一部分夏播蔬菜如迟豇豆、迟辣椒等仍处于生产旺季,在生产管理上依然不能放松,主要工作是:
一是抗旱,在清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灌溉,以沟灌为主,安装了喷滴灌设施的基地则采用喷滴灌。
二是追肥,在生长前期、中期的蔬菜要适度追肥,追肥时应随水灌施,注意肥料浓度不要过高,不得干肥埋施,对生长后期和采收期的蔬菜不再追肥。
三是及时采收,达到商品成熟的蔬菜要及时上市。
四、病虫害防治
高温干旱期的蔬菜病虫为害较重,其中虫害重于病害。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如下:
⑴蚜虫。危害蔬菜的蚜虫很多,主要有桃蚜、萝卜蚜、瓜蚜、甘蓝蚜、豆蚜等,蚜虫为害后造成植株生长不良,严重的可使叶片卷缩,生长停滞,甚至全株枯萎死亡,同时又可传播多种病毒病,危害较大。
防治措施:一是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习性,间隔铺设或悬挂银灰色薄膜条趋避蚜虫,此法多用于苗床防蚜,也可用尼龙网纱覆盖育苗;二是利用蚜虫对橘黄色有正趋性的习性,选用黄色粘蚜板,高度与植株高度相同,诱杀有翅蚜虫,此法多用于保护设施内生产绿色蔬菜使用;三是在发生初期进行喷雾防治,主要药剂有: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2.5%蚜虱立克乳油3000倍液、20%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等,重点喷洒蚜虫喜欢聚集的叶背面和幼嫩部位。
⑵菜青虫。菜青虫的成虫称菜粉蝶,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,尤其喜食甘蓝、花椰菜,蚕食叶片。
防治方法:一是清洁田园,减少虫口密度;二是在发生初期实行化学防治,选用药剂有:2%阿维菌素800倍液、25%灭幼脲2000倍液、10%抑太保乳油1000倍液等。
⑶斜纹夜蛾。该虫是一种食性很杂的暴发性害虫,在蔬菜上主要危害甘蓝、花椰菜、萝卜、香葱、青菜、大白菜、辣椒、豆类等,是夏秋蔬菜上的主要害虫。
防治方法:一是在收获后要清除田间杂草,翻耕晒土或灌水,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,有助于减少虫源;二是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,每盏灯能有效控制30-50亩;三是用糖醋液诱杀成虫;四是在发生初期实行化学防治,喷药时间掌握在早晨和傍晚,喷药水量要足,植株基部和地面都要喷雾,且药剂要轮换使用。防治药剂可选用20%菊马乳油2000~3000倍液、20%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或5%卡死克2000~3000倍液等喷施2~3次,隔7~10天1次。
⑷白粉病。该病多以叶片上发病为主,发病部位会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,随后叶片迅速枯黄,呈白粉状,严重时病叶变灰白、黄褐色,直至干缩死亡。
防治方法:一是及时清理病叶,对植株下部的重病叶要及时摘除,带出进行烧毁或深埋土下,不得将病叶随便乱扔,否则易引起病菌传播,加重发病;二是在发病初期实行药剂防治,每亩可用15%三唑酮1500倍液、唏唑醇2000倍液进行喷施,一般隔7-10天后用药一次,连用2-3次后更换新农药。
五、注意高温作业安全
合理安排作业时间,田间操作应在早晚凉爽时进行,白天气温较高时,可在室内从事劳动强度较低的蔬菜产品整理等工作,同时准备必要的防暑用具及防暑药品,如有中暑症状,须及时就医。